close
之前寫了2篇文章,說明了現今資訊管理的困境及帶給user常見的負面印象…不能只是會抱怨(這每個人都會做!!),更要找出未來努力的方向,為了改善上述的負面現象,並降低抱怨,我強烈建議,資訊環境管理應帶入新的觀念:
 
一、資訊業 = 服務業
在企業體系內,資訊服務的支援對於各部門而言,是不可或缺的,資訊部門若特別關照某一部門或user,優先處理其事件及問題,其實對該部門業務的推行,助益甚大。此一背景下,各部門對資訊部門有所求,也就養成資訊人員不知名的驕氣,低配合度的心態,讓user吃足了苦頭。

其實,資訊部門應調整、改變自己的心態,以服務業自居。根據之前實際的經驗,很多技術人員其實很難接受這個觀念,無法調整自我心態…但是要了解若沒有好的資訊服務,企業無法生存及競爭,而沒有了企業,就沒有資訊部門存在的必要!! 若資訊部門處處刁難做對,企業受侷限無法往前邁進,在這個資訊部門可以整個委外的世代中,IT人員還能不能保住飯碗就很難說了…唯有服務親切、貼心的資訊部門,適切地了解需求,適時地提供所需,企業及各部門會尊重、感激資訊部門的配合及支援,充份合作之下,企業營收才能蒸蒸日上。

二、與企業營運無關的資訊服務 = nothing!
在各部門的質疑聲中,資訊人員常常憤憤不平的說:「我們也很辛苦,一堆工作要做,怎麼能說我們毫無幫助呢?」但是,若資訊部門提供的服務,與企業營運無關,那這些資訊服務對企業無貢獻可言,這些服務的建置及維運都是成本的浪費,資訊人員應調整工作重心,專注於核心業務相關的資訊服務上。

三、Performance up、Cost down
這個主張,是各企業主最樂見的希望!! 資訊服務水準不僅改善,而且成本支出還能降低,what a wonderful world!! 有人常反駁說,這是不可能的事!! 又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吃得少,這也太強人所難了吧!? 這看似矛盾的要求,其實不是不可能達到的苛求,甚至這已經是必須要達成的目標!! 試想,景氣持續低迷,企業所能提供的cost 越來越有限,這已是無法改變的趨勢…但另一方面,市場競爭更加激烈,所要求的資訊服務效能只會更高,否則只能被淘汰。資訊人不能只是找藉口去抗拒,要及早去發覺更多的可能性及辦法,去滿足這個企業目標。

四、主動出擊!!
資訊部門應主動出擊,參與企業決策,了解企業遠景,主動制定未來資訊發展及規劃,改掉被動的習性,不斷提昇企業的競爭力。

五、好還要更好! 
資訊部門不可自滿,無論目前的資訊服務水準如何,總是會有可改善的空間,透過定期的監控及衡量,找出可改善的空間,持續改善。切記!! 要一直保持持續改善的動能(momentum),不要怠惰,完美狀態的維持,是需要日以繼夜地投入心力的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idneyho 的頭像
    sidneyho

    ITIL 資治通鑑

    sidney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